兰州职业学校谈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
社会分工决定职业分类,职业分类影响人才类型,就社会所需人才类型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然而,以往社会主流观念中并没有将技术技能人才纳入独立的人才范畴,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评价对象技术技能人才的特殊性,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多参照普通教育评价制度,在评价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标准化”“一刀切”问题,导致职业教育评价与普通教育评价存在同质化或趋同化的现象,同时也导致技术技能人才在评价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下面兰州职业学校带您了解一下。
一、职业教育评价应破学历至上,立能力本位
“学历越高越吃香”,这是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因此,一直以来,不少地方施行的人才标准是将学历列为划分人才的关键指标,倘若学历不够,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在人才评价和选择中陷入了“只认文凭,不认个体在某一岗位资质”的极端,有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招工中只承认985、211、“双一流”院校学历,学历成了找工作的敲门砖、成了报考公务员的必然要求、成了个人职业晋升的重要条件。在长期以学历为导向的社会中,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考不上高中去读中职,考不上本科去读大专”的想法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很难吸引到前来就读的适龄学生,“上大学才有出路”成为年轻学生的追求。
二、职业教育评价应破知识导向,立技能导向
儒家有言“君子不器”,“器”与“道”相对,儒家的“君子不器”更多地是在强调“道”,认为作为一个“有德者”,不应过多地追求有形的“器”,而应致力于追求无形的“道”。受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我国社会大众的普遍观念是重“知识”轻“技能”,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学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事情,技术技能人才也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
三、职业教育评价应以绩效评分和价值贡献为基本评价取向
在传统教育评价中,往往采用择优排序、等级鉴定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以结果为导向,注重静态“结果”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教育评价的片面化。为避免此种片面化倾向,教育评价应转向注重“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即将“经验获得”和“绩效产出”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增量情况”和“价值贡献”。对标到职业教育中,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应注重“成果的产出”。
学校代码:10021
联系电话:400-1005-285
学校QQ:3051637108\\2764573068\\3069079425
学校地址:兰州市新区中川街1号
姓名:
电话:
我想报考的专业:
提交
您所提交的信息将严格保密,请静待老师电话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