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完成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的飞跃。职业教育需要密切结合社会经济现实与未来需求,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政府、学校和企业应采用全局性和系统性思维构建一个边界清晰的校企合作行动框架,分阶段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第一阶段,通过利益共同体建设激发校企合作动力;第二阶段,通过治理共同体建设提升校企合作能力;第三阶段,通过情感共同体建设增强校企合作活力。
下面兰州新区中专学校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一、激发动力: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政府在顶层设计上,要强化战略意识,创造良好的校企共生场域。职业教育发展应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步伐,综合考量多个领域改革的相互依存性,将职业教育与就业、社会发展以及更广泛的经济战略相关联,拓展职业教育场域,实现职业教育在经济价值链高端的嵌入,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二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强调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育与科技的结合,建立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校企合作引导者、协调者和推动者的作用,从更宏观和长远的战略高度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在立法层面提高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意识,通过财政支持、产业交流等多个维度创造校企共生共荣的制度环境。
第一,立法先行。2019年1月24日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从国家层面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政府应加快职业教育法治化进程,完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法制监督与法制保障体系,筑牢职业教育全面依法发展的法律制度基础。通过立法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明确校企的权利和责任,统筹兼顾双方利益和诉求,保障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将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必须能够提供就业岗位、训练场所以及参与教学的技术人员。逐步建立社会化资金资源筹集机制,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方面给予高新企业和发展趋势好的大型企业激励,满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诉求,夯实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三,建立校企交流机制。一方面,政府要指导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及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研制职业教育产教对接谱系图,形成专业动态对接产业的良好格局,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供明确指引,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政府要建好用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覆盖主要专业领域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实体化运行的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构建常态化校企共研、共建、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机制,形成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评价标准研发及实施评测的常态机制。
二、提升能力:构建校企治理共同体
202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就业导向,缓解就业机构性矛盾,促进就业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进步与社会变革、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与行业企业发展协同,与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高度契合。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应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基础上,增进价值共识,实现校企共治、融合共生。
第一,确定权责清单。权利责任清单制度是确立不同主体开展多元共治的制度基础,是促进治理规范化的关键要素。按照权责相匹配、集中与共治相协调、激励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界定划分行政权力、民主权力,构建动态协调制衡机制,实现权责明晰的校企共治目标。将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交由校企双方协商,赋予校企合作中非权力影响力和非利益连接的合法地位。
第二,加快内涵建设与提质增效,实现校企利益生成、传导与共享。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呈现合作的表面化、碎片化以及学校热、企业冷的“壁炉现象”,原因之一是未能形成共同利益。校企双方利益诉求各异,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本,按照教育规律培养人才,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企业则以逐利为本,按照职业规律筛选人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校企合作实践普遍呈现表面化,企业让职业院校学生以实训名义参与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支付较低的劳动报酬赚取利润。这与学校的需求目标相悖,学校需要企业提供有技术含量的、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技术岗位。要实现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融合,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课程设置应精准对接企业岗位,提高人才供需耦合程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实现三个同步: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二是与产业建设同步升级,三是与国际产能同步布局。实现职业教育在价值链高端的嵌入,有效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创新治理手段,提高共同治理能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蓬勃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职业院校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全力推进“双高计划”项目,合理让渡教育治理话语权和决策权,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高校企合作共治的治理效率与治理效能。
三、增强活力:构建校企情感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概念本身就有情感赋义,意味着共同体之间不仅在利益上紧密相连,还在情感上守望相助。共同情感是对市场理性驱动的利益共同体的超越,强调情感价值观念的公共导向,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第一,企业应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参与职业教育事业。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是以高技术技能与高质量人力资源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对高技能和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成为企业的内生需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对接,行业岗位群与专业群设置对接,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能够将技术和技能知识整合形成教学内容,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打造职教集团品牌,获得企业长久发展所需人才和技术支撑。
第二,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着力解决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问题,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202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出,发挥企业职业教育主体作用,推动多元办学。政府不仅要从法律方面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也要从提倡性规范角度促成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在情感上充分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倾向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机理,引导企业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参与职业教育。
以上是兰州新区中专学校了解到的信息,希望对您有帮助。
兰州新区中专学校2022年春季招生正在进行中,赶快联系老师报名吧。
学校代码:10021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联系电话:400-1005-285
学校QQ:3051637108\\2764573068\\3069079425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890号
姓名:
电话:
我想报考的专业:
提交
您所提交的信息将严格保密,请静待老师电话回复。